第一,政府要发挥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当然还有一些相应的政策支持。
该产品采取综合判据选线方法,提高了选线精度。自2007年1月以来,该院联合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共同研发配电网单项接地故障综合系统,经过数字仿真研究、算法研究、现场运行测试等多个工作环节,为小电流接地选线产品研制打下基础
本周受到投资者关注的一系列美国经济事件和数据有,周一公布的美国成屋销售,周二公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修正值,以及周三公布的美联储(Fed)会议纪要。截至北京时间18:49,美国1月交割的原油期货价格上涨98美分,至78.45美元/桶,盘中一度触及78.52美元/桶。伦敦布伦特石油上涨1.08美元,至78.28美元/桶。由于美元持续疲软且有迹象显示来自中国的石油需求强劲,原油周一(11月23日)欧市早盘涨逾1.0%,至78美元/桶上方。分析师指出,伊朗紧张局势的不断升级,美元的疲软以及屡创记录的现货金都有力提振了油价走高。
周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0月石油需求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0%。受美元下跌推动,现货金周一欧市早盘中也刷新纪录高点,涨至1,167.45美元/桶。从发达国家来看,他们在发展时期也是采取管制措施。
NBD:未来中国资源类产品价格走势如何?谁在影响价格?牛犁:尽管需求才是最基本要素,但投机和美元的涨跌都将在油、气、煤等领域起重大作用。价格是能源资源改革的重头戏,价格改革必定牵动相关产业必须联动。而且,为什么非要从价高的土库曼斯坦买气呢?因为在国内找不到气。华尔街看出奥巴马是纸老虎,所以肆无忌惮地推升油价,在全球石油需求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其结果是全球油价暴涨,完全脱离了供需关系。
以美国为例,美国天然气终端价格很低,几乎与我们国内价格不相上下,但仍有很多企业投入勘探开发,并能获利,因此价格并不是唯一需要改革的因素。而人民生活得越好,货币总量就越会增加,任何一种货币都会贬值。
以天然气为例,改革显而易见要理顺这样的关系。NBD:改革就是要与国际接轨吗?需要理顺什么样的关系?牛犁:改革是否与国际接轨要分别来看。在这个大型连环体系里,企业喊亏要提价,老百姓说工资有限不能涨价。题缘起持续多日的资源类产品涨价问题,一点也不亚于大雪封路带给人们的影响力。
价格是利益分配工具,太便宜了无法发展,我们的产品要卖到国外去,国内相应的价格必须跟国际接轨,要不资源就会出现短缺。价改只是改革的一个方面,由于价改难度大,因而一直滞后。一旦把价格提上来,说不成,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又要求停止调整。价格改革已势在必行NBD:迎合经济复苏大气候看,新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将是21世纪前期的主导产业,但是,我国一直处在企业与消费两个层面的价格双低状态,由此,是不是表明我国迎来了资源价格改革的时机?任兴洲:这次电、水价格的调整幅度很小,但是,资源价格的改革却势在必行,企业和老百姓要做好承受一定的压力准备。
石油是基础性资源,油价一涨,整个社会价格体系都要上涨,这一过程很容易理解。继11月10日成品油价格上调后,20日起全国非居民用电价平均上调2.8分/度。
既然中石油、中石化找不到气,为什么不开放国内市场让其他企业去找?正确的做法是先开放市场,如果天然气确实没有人愿意做,然后再涨价也不迟。有些特别困难的企业,政府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支持。
资源价格未来必上涨NBD:推进资源价格改革到底有哪些重点?牛犁:体制改革包括三个方面:流通体制改革、价格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比如电力,我们单位兆焦的电价只相当于天然气的70%、液化气的67%、人工煤气的56%。此外,国际国内的环境压力,也是资源类产品改革的重要原因。不一定是与国际接轨NBD: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资源价格生成结构,存在哪些不合理的成分?任兴洲: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资源价格的形成机制,目前大多数还是由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还没有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例如煤矿要用油去挖,内蒙古露天煤矿的柴油机械动力要靠油运行,挖好了煤要用油来运输,运到码头后用船运也要用油,运到南方码头再用小的驳船通过内河运输也要靠油。现在将投资滞后的原因简单归于价格,这不合理。
总体上来看,我们的资源价格普遍偏低。水是个特例,水资源改革较少,是因为其属性中流动性比较小,所以改得少。
韩晓平:资源类产品间互相是连通关系,尽管推升全球和国内资源类价格上涨的源头在国外,主要原因在美国,但是也不排除国内的内部原因,内部原因是改革停滞。我国资源类产品定价比其他商品滞后,应该说我国资源类产品是很缺乏的,对国外依赖程度很高。
而改革,是自然环境约束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是生活承载力越来越低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另外,日本实行的是容量电价分离,让每个家庭根据需求控制负荷,用电多的安装大电表,一旦超量使用,就会跳闸。
我国市场竞争程度远远不够,国家管得严,行政垄断和历史遗留因素使得资源类产品政策性亏损多。韩晓平:最近,许多城市天然气紧缺给我们敲了警钟,我们必须要在这个好时机进行改革,也只有这样的事件发生才更能推动中央下决心改革。你要是做这方面的调查和咨询,每个企业都会说,成本上升经营困难之类的话。韩晓平:奥巴马上台前,多次公开表示要打击大宗产品投机,例如打击石油投机。
石油公司认为生产天然气不能赚钱,土库曼斯坦气价比较贵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要推升气价,但土库曼斯坦的气还没到,就要先推升气价,可能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所以油价上涨煤价必然上涨,煤价上涨了电就要上涨,而电价又是整个社会生产成本(包括水的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所以水价也要上涨,导致所有综合性产品价格都要上涨。
资源价改有双重压力NBD:诸位专家好。从国外的影响看,石油涨价,国内油价也要跟进,我国50%石油靠进口。
欧美等20多个发达经济体进行快速工业化时,只有10亿人分享能源,如今这些国家经济总量虽然很大,但增长程度却已有限。中国资源价格的调整一直面临着很多矛盾,价格低的时候,要求提价。
再比如说煤电联动,能动的一定要动,不能动的部分尽力多动,而不是少动。从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层面看,资源价格改革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是仅仅局限于提高一度电价的问题。并且,受国际石油价格的影响,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都在波动。如果这一层面在短期内很难统一意见,很难有实质性的发展,那么可以采取中间阶段方式的改革,就是政府在某些领域要适当放权,像上游的电价,政府就应该尽快放开,这在经济学上是最优的办法。
韩晓平:现在改革只有一个核心重要的问题——垄断企业怎么办?现在看来,仅仅进行价格改革远远不够。牛犁:我同意这个说法。
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少一点,物以稀为贵,所以价格要上扬。三是资源类价格上下游及相关领域的改革不同步,导致矛盾凸显。
可贸易的物品,其价格必须与国际接轨,开放国际市场交易中的参与者都是平等的,但我国的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不可能与国际接轨。NBD:临近年末,各种资源类产品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